中国新观察|降低失业率,稳住就业,有何大招?
中新财经5月31日电(记者 李金磊)新一轮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超预期因素叠加,中国招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新观4月份失业率上升,察降尤其是低失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达到18.2%。
国务院近期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业率业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和失业率尽快下降。稳住该如何稳就业,中国招降低失业率?新观关键又在哪里?对此,南方科技大学代理副校长金李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专访,察降进行解读。低失
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
中新财经: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业率业4月份,稳住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中国招要实现失业率尽快下降,新观关键在哪里?察降
金李:降低失业率,一要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企业尤其是民企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主力。虽然短期纾困可以靠政府、国企和事业单位,但是长期看新增就业基本靠民营企业。目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无力提供新就业机会。过去大学生就业招聘的几个“发动机”,包括互联网、教育培训和房地产相关行业以及部分金融行业遇到巨大压力,而经济下行叠加人力资本不断上涨,加上疫情冲击供应链和部分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足,都导致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老板不愿招人。要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困难提出有针对性对策为企业纾困,要提振民企信心,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
二要系统解决好就业市场中的断点堵点。大学生求职受到疫情限制,很多企业没法进校园和学生见面,要让企业尽快有序入校招生。除了各种招聘网站,各地人社局或者行业协会可以组织更多专门的招聘会、双选会,做好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招聘就业的桥梁。根据疫情情况,可适当延长今年校招时间。
社区抗疫需求短期可提供很多工作机会
中新财经: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0万,青年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青年就业如何稳住?
金李:要系统地研判新增就业问题,千方百计地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条件,要深入研究哪些行业还有提供更多毕业生就业的可能。虽然经济总体下行,但有些行业受到冲击较小,部分行业还在逆势上涨。目前,民企有几个吸纳就业较好的行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以及智能制造,尤其是汽车制造行业。基层的社区抗疫需求短期可以提供给毕业生很多的工作机会,这些机会有利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接触基层。
同时,要鼓励发展部分不那么高端,但是能吸收较多就业的产业。比如当前幼儿园、小学的生均教师比低,应补足。城乡医院护士总量不够,不能再靠农民工型护工,可以培训部分普通本科毕业生来替代。经过本次疫情,城乡村社干部素质和数量都显不足,应补充力量。还可以政府给予一定时限的基薪补助形式,鼓励制造业企业招收大学毕业生。
鼓励大学毕业生“上天入地”
中新财经:您建议积极推出大学毕业生“上天入地”计划,请详细介绍一下这个建议。
金李:“上天”是进入云端,“入地”是下到基层。
通过集中或定向的人工智能、数据技术、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技术培训,帮助新毕业的大学生掌握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掀起学习和证书考试热潮。为鼓励应届毕业生参加学习培训,可以规定只要参加培训学习并且通过相关资格考试,达到一定条件的,即可认定这一年仍然为在校学习时间,明年仍可保留应届毕业生的资格参加校招。有条件的地方政府也可以给那些有志向、有能力参加学习,但是家境较为贫困的学生提供部分培训奖助学金。
针对我国已进入疫情和金融等社会风险高发期,可考虑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吸收一批大学毕业生取代志愿者作为检测和流调的常态化配置,时间约定为二年左右。应届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素质,如果利用他们开展全民普惠的疫情和金融等社会风险的防控,可以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提升全民的风险防控意识,把风险隐患化解在源头。由社会综合治理部门牵头,教育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系统培训应届毕业生,提升其对于疫情和金融风险防控等的基本知识,再把他们网格化部署在各地,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
应届毕业生也由此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并且广泛接触基层,增加社会阅历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还可以利用具备条件的高校试点开展短期速成的专项培训,培训后考试合格的,由相关部门统筹选派到基层进行社会风险宣讲工作。其工作绩效考评作为未来甄选公务员和再次招聘时的重要参考。初步测算,一个合格的应届毕业生通过相结合的培训三个月左右可以上岗。如果接下来九个月在岗,就可以把其就业时间推迟一年。如果按照平均每万名居民配置一名风险宣讲和处置人员,全国14亿人口可以配置14万名左右,超过应届大学毕业生的1%。
- ·机器人透出“中国智造”的技术奋进
- ·欧盟就设定俄罗斯石油产品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 ·香港机管局称大湾区将建30个候机楼,减省出入境香港步骤
- ·提前还房贷要“排队”,还钱为何却比借钱难?
- ·年底车市存不确定性,部分新能源品牌悄悄跟着特斯拉降价
- ·“懒人经济”市场火爆,务工者迎就业新机遇
- ·去年人民币贷款增超21万亿元 个人住贷余额增速回落10个百分点
- ·紧急召回!问题眼药水在美致多人失明
- ·拜登缺席APEC会议,美国对东盟为何忽冷忽热?
- ·双焦:盘面颓矣,尚能多否?
- ·吉姆·奥尼尔:股市更好的一年?
- ·重磅!必看!A股主板打新将发生巨变
- ·央行、银保监会: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保交楼”配套融资支持
- ·《狂飙》剧组严正声明:不实!纯属造谣!
- ·快讯:港股恒指低开0.64%京东跌逾3% 内房股多数走高
- ·美国修改车辆分类标准,现代汽车或可享受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