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被疫情“放慢”要理解更要破解
老鹰 近日,放慢一些市民发现自己在网上下单的快递东西,要么迟迟等不来发货,被疫要么到货时间比预计时间晚了许久。情理据一家快递公司客服介绍,解更受疫情影响,破解一些地区的放慢快件寄递暂停。央视报道也显示,快递不少消费者表示,被疫自己网购的情理商品出现到货慢、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解更也成为相关平台投诉热点。破解 最近很多网购消费者遭遇快递“放慢”,放慢即所购商品未能在预计时间内送达。快递投诉平台也显示:3月的被疫快递物流相关投诉截至目前接近两万单,主要投诉的问题集中在快递延误、快递丢失、客服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其中,涉及延误以及配送问题的投诉单占投诉总量近40%。 今年1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调查显示,2021年,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为76.8分,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为57.08小时,同比缩短1.15小时。本该更快的快递却出现“快递不快”,原因只有一个,即国内防疫形势复杂。 国家卫健委明确表示,中国本轮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快递业显然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之一。这轮疫情特点意味着快递运转涉及的多个环节,都容易受到防疫管控影响,比如说快件的运输、分拣和派送,会受到中高风险区交通管控、社区管控等影响。 当前对中高风险区而言首要任务显然是防疫,包括快递在内的其他事项,为防疫让路或者配合防疫是应有之义,只有早日战胜疫情,生产生活才能恢复正常。从这个角度来说,消费者都应该充分理解快递“放慢”,不是快递公司故意延误,而是疫情影响到快递正常运转。所以,消费者不能把板子都打在快递行业及快递员的身上,而是要看到快递“放慢”存在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不应轻易投诉快递员。 但是也要看到,有的快件确实不能等、不宜等。比如消费者急切需要的快件,或者不宜存放容易变质的商品等,一旦快递延误、中断,既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也会给发件方造成损失,继而会导致相关纠纷。所以,快递“放慢”需要消费者理解,更需要有关方面破解。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快递业已经经受了多轮考验,如何降低乃至避免疫情对快递的冲击,应该说,从快递企业到有关部门都总结出不少成功经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企业灵活应对疫情影响效果不错。比如中国邮政在全网增开56条省际线路,动态调整了168条省际线路,通过绕行、直开的方式来避免疫情对其邮路的一些影响。一些物流企业采取接驳模式,让货物“进城”,司机不“进城”,这些经验都值得借鉴推广。 不单是“快递不快”可能让消费者产生不适,快递信息更新不及时也会增加消费者的焦虑情绪,进而引发投诉和纠纷。究其根源,是目前各地发布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信息缺乏统一的发布平台,致使信息不透明、不通畅,给消费者、发货方、运输方、投递方等方面,均造成了不良影响。 对此,有人建议统一全国的疫情防控和交通管控信息发布渠道,统一通行证的办理条件和办理流程,特别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货运物流大通道通畅。这些问题不是某个快递企业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邮政、防疫、交通等部门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完善相关工作破解“快递不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快讯:指数午后集体回暖沪指涨0.3% 新能源赛道股集体上行
- 印度前驻华大使:中印两国应“修复信任”
- 国台办:相信随着时间推移,“一国两制”将被台湾同胞理解接受
- 字节医疗布局再迈进一步 互联网企业闯线下需长期投入
- 为何这波疫情居高不下?国家疾控局回应
- 突破50亿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井喷
- 停飞超一年半后,国航东航南航等多家航司宣布恢复中英直航
- 海通证券收辽宁证监局警示函 承销华晨集团债券业务尽职调查不充分
- “宠物医生”如何才能炼成
- 北京碳普惠启动,市民绿色行为积分可兑换地铁卡、骑行卡等
- TikTok退出爱尔兰首都办公室租赁谈判?公司回应:继续推进在都柏林扩员计划
- “北转创”第一股上市首日涨逾八成,转板股为何表现截然不同?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证实:将在美亚利桑那州设立3纳米晶圆厂
- 韩国中部地区暴雨致11死、8人失踪、982人受灾
- 刚刚!携程注销一张网络小贷牌照
- 华安证券:维持阿里巴巴-SW买入评级 目标价158港元
- 超千只理财产品破净,何时能止跌?
- 交通运输部发布这份文件,自动驾驶迈上“快车道”
- 97个管辖区签署《公约》 我国重点采纳两类成果建议
- 任天堂会否调涨Switch售价以反映成本?社长回应:暂不考虑 以免吓跑消费者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