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马蔚华:填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缺口至关重要 正文
时间:2025-07-09 04:20: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英子北京报道 “高温、干旱、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丧失、地缘冲突、新冠疫情等可持续发展挑战都在拷问着人类。”9月8日,在国际金融公司IFC)与海尔融资租赁共同主办的“社会责任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英子北京报道
“高温、马蔚目标干旱、华填海平面上升、补实生物多样性丧失、持续地缘冲突、发展新冠疫情等可持续发展挑战都在拷问着人类。金缺”9月8日,口至在国际金融公司(IFC)与海尔融资租赁共同主办的关重“社会责任债券及影响力投资”专题研讨会上,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马蔚目标理事长马蔚华作主旨演讲时指出,华填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补实可持续金融不可或缺。持续
对社会和环境能够产生正面效益的发展金融服务,都叫可持续金融或者可持续发展投融资。金缺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21》,口至为了达成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目前资金缺口可能达到了4.2万亿美元。
“过去各国政府都做了很大的投入,全球的慈善捐赠也付出了很大努力,但这些对于我们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缺口来看,还是远远不够。”马蔚华认为,填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资金缺口对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社会责任债券、绿色债券等新型金融工具可以帮助解决可持续发展融资问题,推动可持续金融发展。
影响力投资是发展方向
马蔚华指出,人类对于用金融产生正向外部性,创造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价值这件事,进行了长期的探索。
早在十六世纪就有道德投资,上个世纪陆续出现了责任投资、ESG投资、影响力投资,以及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
人类经过这么多年探索后意识到,我们不能在发生问题之后,再依靠政府和慈善的投入,来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而是需要保证每一笔投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能从它一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其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融合和一致。
“我们现在看这样的思路好像比较理想化,但是我们必须达成这样的共识。特别是在目前这种严峻挑战的前提下,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可能会最大限度地减少问题的发生。”马蔚华说到,引导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资金、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并且重视这一问题,是我们应对当前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他认为,影响力投资便是引导更多人考虑经济收益和社会及环境效益的一体性的一种趋势。影响力投资强调产生积极影响的“主观意图”,同时也一定要努力获取“财务回报”,也就是希望同时实现双重目标。
另外,为了确保产生的影响是真实的、有效的,影响力投资者还需要进行“影响度量”,通过一系列指标,例如新增就业人数、脱贫人数、减少的碳排放量等,来度量影响力投资的实际效果,提高投资透明度。
马蔚华在会上提到,全球影响力投资发展迅速,中国正在迎头赶上。根据GIIN的全球调研报告,截至2019年末影响力投资的规模达到了7150亿美元,因为疫情的关系还没有更新的数据,但这几年的迅猛发展很可能超过了万亿美元。而根据社投盟的《可持续金融概念全景报告》,中国的影响力投资规模从2017年的0.18亿美元扩大到了2019年的1.36亿美元,涨幅约为7.5倍。
社会责任债券是影响力投资理念的贯彻和践行
在这种的背景下,马蔚华认为,海尔租赁发行的首支社会责任债券起到了一种示范的作用,IF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和三井住友银行(SMBC)进行了积极认购,这就是在做影响力投资。
该支发行的2亿美元五年期社会责任债券,所筹集资金预计将专门用于资助超过500个医疗、教育、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等社会领域项目,以及支持中国农村中小企业和女性企业家等,以促进健康、提升人民素质、食品安全、缓解不平等和支持女性发展等主题,并积极助力共同富裕,共克疫情难关。
马蔚华指出,社会责任债券是影响力投资理念的贯彻和践行,对调动更多社会资本填补可持续金融巨大的资金缺口非常重要。但是,社会责任债券更多社会领域的应用在我国还缺乏实践,在发行框架、评估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多的挑战要克服。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社会责任债券呈现爆发式增长,于2021年达到2490亿美元(约合同期人民币1.59万亿元)。在我国,截至2021年6月的疫情防控债累计发行规模达到1.54万亿元,乡村振兴债券的规模也来到了477.45亿元(不包括地方政府债)。
马蔚华分析称,海尔租赁此次发行的社会责任债券有三大亮点:
第一,本次债券的发行经过了IFC为期6个月的指导,建立了系统的社会责任债券框架,拓展了社会债券应用在中国的医疗、教育、粮食、女性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第二,为了确保影响力的有效,这只债券遵循了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的《社会责任债券原则》,并细化了医疗、教育、粮食安全、可持续农业等社会领域适用于中国国情的影响力指标,还获得了国际主流机构的权威认证。
第三,本次债券发行吸引了IFC、AIIB和SMBC等国际头部金融企业的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打开了中国社会责任债券的市场空间,有望在境内外推动这一新兴资产类别的主流化。
马蔚华表示,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已经刻不容缓,而推动注重环境、社会、经济综合影响的可持续金融,是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效手段,也是唯一的出路。
(作者:朱英子 编辑:周鹏峰)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25亿千瓦2025-07-09 04:16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45.01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15.43亿元2025-07-09 03:59
苹果链集体“叛变”!!!2025-07-09 03:45
NASA:这月亮上的土,也是你想卖就能卖的?2025-07-09 03:28
央行等八部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再上新台阶2025-07-09 03:22
新财学院:爆款基金的那些“坑”2025-07-09 02:55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近百亿!猪肉股获主力关注,牧原股份等净流入居前2025-07-09 02:37
猪价接连上涨行业重拾盈利 生猪股价期货大涨2025-07-09 02:07
英国10月财政赤字大幅低于预期 同比增加44亿英镑2025-07-09 02:04
越南对中国出口形成威胁?澄清关于产业转移的几个误解2025-07-09 01:53
长安汽车称开机广告时长较短不会更改,车机弹窗尚处监管空白2025-07-09 04:10
五部门:调整国际航行船舶在入境口岸的停泊隔离时间2025-07-09 04:08
巴西宣布9月底前在全国范围启用5G服务2025-07-09 03:41
汇丰中国翔龙基金6月末每单位资产净值价为19.39港元2025-07-09 03:35
更多痛苦还在后头?分析师称特斯拉股价或跌至100美元2025-07-09 03:11
北欧航空4日开始罢工 涉及900名飞行员2025-07-09 02:18
定了!5日签署“入约”议定书!芬兰一市长建议北约在该市设立军事基地,俄方警告......2025-07-09 02:18
名创优品港股再上市,“十元店”小生意为何三年亏20亿?2025-07-09 02:15
道达投资手记:“中字头”继续领涨 市场暗流涌动2025-07-09 01:56
“2022易方达碳中和投资峰会”今日举办 中外专家共探碳中和蓝图2025-07-09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