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节能环保“碳中和”:日媒称赞北京“绿色奥运”理念
参考消息网3月21日报道 据雅虎日文网站报道,碳中和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结束,环保但本届奥运会为打造“绿色奥运”而格外注重环保和节能所作出的日媒努力仍令外界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称赞
在位于北京市西部的北京首钢滑雪跳台,是绿色理念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的比赛场地。当初,奥运跳台旁边的碳中和巨大烟囱式建筑,因为看起来像核电站而一度成为推特等社交平台上热烈讨论的环保话题。
实际上,日媒这里原本是称赞冶金巨头首钢集团的一座钢铁厂,类似烟囱的北京建筑物其实是冷却塔。作为中国最大的绿色理念钢铁厂之一,它曾经是奥运中国经济发展的象征,在为治理空气污染而关闭后,碳中和被改造成为旅游景点和艺术展览场所。
首钢跳台滑雪场是北京地区唯一新建的雪场,赛道长164米,最宽处34米,最高点60米。赛道设计采用大约1100个模块以“搭积木”方式进行建造,使得赛道曲面可以在48小时内发生改变,实现了单板滑雪大跳台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道的快速切换。人工降雪机配有智能控制系统,它可据天气条件决定用水量,与普通降雪机相比,能够节省20%的水。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跳台在冬奥结束后不会被拆除,将作为滑雪和滑草的永久场地向公众开放。钢铁厂旧址实现了从“火”到“雪”的升华,未来将担负起新的角色。
高木美帆和其他日本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又称为“冰丝带”,这是因为建筑外观像22条环绕飘舞的“冰丝带”,这些“冰丝带”是由3360块曲面玻璃组成的照明带。轻、薄、灵活的建筑材料的使用,使屋顶重量减至传统屋顶的四分之一,大大降低了施工阶段的碳排放。
速度滑冰是一项以0.01秒为单位衡量速度的运动,即使是冰面硬度的细微差别都会对运动员成绩产生影响。国家速滑馆采用天然二氧化碳制冷新技术制成冰面,冰面温差始终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为运动员创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使前者能够在同等条件下的“最快的冰”上进行竞争。由于本届冬奥利用二氧化碳制冰,碳排放量几乎降至零,每年可节省约200万千瓦时的电力。
北京冬奥会将“绿色奥运”的理念贯彻于从申办到举办的全过程之中,赛事电力来源仅限于风能、水能和这些可再生能源。场馆和配套设施使用的绿色电力,来自于张家口装机容量1400万千瓦的风电场。整个冬奥期间,85%的车辆使用电力或氢气。北京冬奥会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奥运模式——实现“碳中和”。(编译/唐凌宇)
顶: 687踩: 853
评论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