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净高发的地产股 何时见“黎明”
去年下半年以来,黎明地产景气持续下滑。破净
第一财经梳理发现,产股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调整部分地产股估值。黎明财通基金7月13日公告,破净自12日起,产股将持有的黎明世茂集团、中国澳园中国按照1.34港元、破净0.354港元估值。产股此外,黎明融创中国的破净估值,也已被基金调整。产股
7月14日地产行业开盘即跌。黎明截至收盘,破净Wind房地产开发板块的产股104只地产A股中的91只个股下跌,下跌9.55%,下跌7.34%,下跌7.09%。年初至今,44只地产A股跌幅超过10%。
在地产股下跌的同时,是大面积的破净,而已经公布2022年半年报预告的A股地产股中,超过70%的净利润同比下跌。随着楼市政策松绑,按揭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下半年地产行业是否能迎来黎明?
地产股大面积破净
根据Wind数据,截至7月14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339只个股破净。按申万所属一级行业划分,破净股集中在房地产、银行、钢铁等行业。其中房地产以56家的破净总数排在首位,破净家数占沪深地产股总数的42.1%;银行以36家居次,占沪深银行股总数的85.7%。
具体来看,沪深两地共有14只地产个股市净率低于0.5倍,其中市净率最低的为,市净率为0.31倍;其次是,市净率0.32倍;最新收盘价5.07元;、、市净率均未及0.4倍。
港股方面也呈现出相似情况。根据Wind数据,港交所上市的地产行业(包括已经停牌的个股)302只个股中,共计219只个股破净,破净比例达到72.5%,其中167只个股市净率跌破0.5倍,74只跌破0.2倍,23只跌破0.1倍。
记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着手调整估值。
就在昨日,财通基金公告称已决定自7月12日起,将旗下投资组合所持有的停牌股票世茂集团按照1.34港元进行估值,停牌股票中国奥园按照0.354港元进行估值。
同日,中融基金也表示决定对旗下中融沪港深大消费主题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所持有的融创中国按照1.37元港元/股进行估值。
无独有偶,汇添富也表示对旗下基金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LOF)所持有的停牌股票中国奥园按照0.354港元进行估值。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沪深57只破净地产股中,35只个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根据Wind数据,荣盛发展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226.59%,下跌319%,下跌441.38%,下跌472.86%,下跌239.65%,金科股份下跌138.18%。
根据沪深两地部分地产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22年中报预告,情况似乎并未有明显改善,17只个股净利润同比下跌超过100%。其中净利润同比下跌6824.5%,同比下跌1376.89%,同比下跌1198.96%,同比下跌831.27%,同比下跌579.25%。
下半年地产景气度可否修复?
去年下半年以来,地产景气持续下滑;6月随着疫情受控,地产景气恢复较好,30城地产销售同比跌幅收窄至-6.4%。央行最新调查问卷显示,今年二季度认为“未来3个月预计增加购房支出”和“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占比分别降至16.9%、16.2%,均从2017年底以来持续回落。
7月上旬,跟踪样本城市新房销售5.9万套,同比下降45.2%,6月下降11.2%,5月下降45.9%;跟踪样本城市二手房销售2万套,同比下降14.4%,6月下降2%,5月下降19.7%。中信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销售走弱的原因包括,开发企业为了冲上半年销售业绩,尽最大努力在6月推货,造成7月初可销售资源不足。各地散发的疫情,影响了居民的置业信心。局部出现房屋延期交付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新房购置的信心,也使得二手交易的恢复明显好于一手。
中信证券认为,7月初的市场下行,进一步说明地产市场复苏并不稳固。因为信用仍未修复,大多数企业可能面临融资进一步收紧,故而企业投资行为很难短期修复。未来,市场仍将沿着先销售、后投资、最后信用的步骤复苏。
中信证券进一步表示,目前按揭贷款利率仍有明显的下降空间,因城施策的空间依然不小,且交付问题、信用问题、投资问题、拿地问题交织,也意味着政策有加码的意愿。对流动性困难的企业更直接地支持;进一步因城施策,下调按揭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化解烂尾楼,保障交付,是目前阶段最能恢复市场信心的政策可能选项。
认为,房地产融资总量仍在收缩,结构问题突出,央国企和少数头部民企已经恢复信用扩张,预计政策与销售的共振将在第三季度出现。
国盛证券则表示,从政策端看,近半年来虽然200多城放松地产调控 但核心约束并未明显松动;从需求端看,预期恶化、杠杆高企、人口压力共同压制居民购房需求;从供给端看,房企资金链紧张未有明显缓解。
因此国盛证券认为,往后看,稳增长必须避免地产“硬着陆”,下半年地产政策仍有望进一步实质性松动,地产景气度也有望逐步修复、但幅度可能偏弱,预计全年地产销售增速可能仍有-10%到-20%的跌幅。
- ·租赁市场强监管 北京量身定制“紧箍咒”
- ·“翻倍牛股”华润双鹤换帅,销售职工薪水三年降近3亿,去年市场推广费为0
- ·《中国金融》|陆建强:金融顾问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对部分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开展价格调查和政策提醒
- ·苹果布局“美国芯”,支持台积电在美建厂,理想可能遭遇骨感现实
- ·新华制药“泼冷水”股价仍上演第十个涨停 游资疯狂炒作近10个交易日
- ·福建4批次湿巾、纸巾、卫生巾不合格 安琪儿卫生用品上榜
-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下半年我国通胀水平可以控制在比较好的水平上
- ·资金成本低至4.1%,招商蛇口“双百战略”正逐步落地
- ·交银国际:维持宝胜国际买入评级 目标价1.61港元
- ·刚宣布:万亿级银行系公募董事长卸任!这一银行分行行长或接棒
- ·拜登:我是资本家,美国农产品出口能够弥补乌克兰供应的缺口
- ·前沿生物:雾化吸入用FB2001获批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 ·午评:燃料油涨近4%,豆二、SC原油涨超3% 焦煤跌近3%
- ·“最强降水”来袭!越秀服务人“汛”速出击!
- ·核酸检测拒收现金?罚!
- ·易大宗11月21日斥资约320.84万港元回购241.4万股
- ·国办发文2023年起取消就业报到证,建立毕业去向登记制度
- ·美媒:美西方一边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一边“担忧”冲突持续
- ·去年巨亏2.64万亿!软银愿景基金“亏麻了” 孙正义:世界进入混乱模式,未来将更加谨慎
- ·中邮证券:首予敏华控股推荐评级 海外产能扩张释放支撑业绩
- ·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患者组织:从渡己到渡人
- ·海外VC蜂拥、国内投资人热议,Web3.0创业投资机会几何?
- ·日媒:日本国内首次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BA.4和BA.5,传染性可能更强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 ·银保监会:继续保持小微企业贷款支持力度 引导大型银行提升小微企业首贷户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