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最高奖励6万元!又一地推出多重购房“大礼”
安徽省淮北市近日出台楼市政策,大礼明确2022年春季房展会期间(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购房购房本市、最高外地居民或者企业在淮北市城区购房的奖励,享受财政奖励、又地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和开发企业补贴。推出 享受多重补贴 淮北市住建局官网显示,多重近日,大礼淮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购房购房淮北市财政局、最高中国人民银行淮北市中心支行、奖励淮北银保监分局联合发布《关于淮北市购房优惠政策的又地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推出2022年春季房展会期间(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多重个人或家庭购买家庭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大礼,给予600元/平方米奖励(最高不超过6万元)。购买家庭非首套新建商品住房的,给予400元/平方米奖励(最高不超过4万元)。个人、家庭或者企业购买新建非住宅商品房的,给予150元/平方米奖励(最高不超过3万元)。 金融机构信贷支持方面,金融机构提供充足的信贷额度,优先满足房展会期间购房人的按揭贷款需求,资料齐全、符合贷款条件,一般5个工作日即可放款。降低借款人资金成本,房展会期间首付比例最低降至20%。房地产开发企业补贴方面,在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总房款减免3%-5%的优惠。参展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优惠信息在淮北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网站发布。 淮北市住建局特别指出,本实施意见仅在2022年春季房展会期间有效。享受优惠政策的个人或家庭,购买的必须是由参加2022年春季房展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并开具销售不动产发票的新建商品住房、新建非住宅商品房。个人或家庭购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房地产开发企业购买本企业开发的非住宅商品房,不享受本实施意见优惠政策。 今年以来超70城发布楼市调控政策 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超过70个城市对楼市调控政策进行“松绑”。涉及到的调控政策主要围绕发布补贴购房政策、公积金宽松政策、放松落户限制、降低首付款比例、放松限售政策、降低贷款利率、放松限购政策等。 公积金政策调控方面,包括福州、株洲、北海、资阳、天津在内的近20个城市发布公积金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降低贷款比例、提取时间前移、父母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等。 近日,福建省南平市发文调整住房公积金部分使用政策。政策明确,取消购房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夫妻双方个人账户应保留最近12个月归集额的规定。购买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由40%下调为30%。 部分城市对所在地区的限价住宅项目定价进行了“松绑”。 以东莞市为例,东莞市住建局近日发文,鼓励项目结合实际,自主提高品质建设标准,推动住宅项目逐步实现“优质优价”。在满足基本品质指标的基础上,对新建商品住宅项目提出分档次约束项,针对提高品质建设标准的项目,对提升品质指标相应内容增加的建造成本,在指导价(限价)的基础上予以适当增加。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束端表示,4月以来,南京、苏州、上海等长三角核心一二线城市先后调整楼市政策,加强预期管理,提振楼市信心。后续热点城市郊区板块进一步放松调控的空间尚在。
- 最近发表
-
- 银行板块涨0.47% 中信银行涨4%居首
- 古井集团员工持股完成出资认缴:总金额10亿,古井贡酒将成为下一个山西汾酒?
- 国家能源局: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煤炭、电力、油气供应等各项工作
- 前首富李河君被警方带走后再留一堆烂账:新创办的石农集团面临解散,公司人去楼空,员工讨薪无门
- A股也“爆冷”!“世界杯魔咒”下沪指收三连阳,这个更灵验的股市魔咒也被打破!
- 1月13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天威视讯收获4连板 金发拉比实现3连板
- A股年报业绩抢先看!逾200家公司发布预告 预喜为主流!这些公司净利润暴增(名单)
- 2022年成为新西兰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 经济日报:为电动自行车加上“安全锁”
- 3年64家!广州企业上市“领头羊”计划超额完成…
- 随机阅读
-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 微信切断抖音外链? 互联互通下的大厂两难
- 【新浪教育】启鸣云校刘盛浪:走向世界舞台 讲好中国故事
- 标普料全球杠杆率升至366% 警告债务危机已若隐若现
- 年内罚没1600万!重庆农商行涉“九宗罪” 新董事长履职不足半年
- 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 调查:逾九成日本成年人感受到物价上涨压力
- 2022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外贸企业51万家,进出口值达21.4万亿元
- 129只基金等待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按下“加速键”
- 摩根大通盘前跌超2% 四季度营收超预期 警告宏观经济将“恶化”
- 中国银行去年18.2万件消费投诉信用卡占比47%,开年又被罚50万
- 养老金不堪重负 法国再提延迟退休
- 缺货程度堪比首发!iPhone 14 Pro发货已延期至2023年
- 陆道培医疗:14家机构携手,投出一个“院士办医”IPO,毛利率低、亏损持续增大、增收不增利,能否成功冲刺?
- 央行副行长:2023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 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欧洲经济“大小王”双双报喜:德国、英国最新GDP数据均超预期
- 安徽芜湖11月21日新增9例无症状感染者
- 食品店出售过期食品 消费者应当如何维权?
- 中国银行去年18.2万件消费投诉信用卡占比47%,开年又被罚50万
- 重磅!房地产大利好!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