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是饮鸩止渴!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发文研判未来世界经济主要挑战
炒股就看,靠通渴权威,货膨会副专业,胀刺鸩止主席主挑战及时,激经济饮经济全面,保监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肖远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日前在《中国金融》撰文称,文研未来一段时间,世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债务风险上升、靠通渴通胀率持续高企以及紧缩政策与经济增长如何平衡等难题,货膨会副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胀刺鸩止主席主挑战主要挑战。
文章显示,激经济饮经济目前,保监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率持续攀升,肖远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文研高位。美国2022年6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1%,继5月之后再次刷新1981年11月以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欧元区6月通胀率升至8.6%,德国、法国、英国三大欧洲经济引擎的通胀率分别高达7.6%、5.8%、9.4%,远超近十年的平均水平。日本核心消费者通胀率达2.2%,连续3个月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标。部分发展中国家通胀率已超过10%,斯里兰卡、土耳其等国的通胀率甚至分别高达59%、80%。
“一些国家的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转,已因高企的通货膨胀出现严重困难。在全球经历持续多年的低通胀之后,高通货膨胀再度备受瞩目,随着食品、能源价格继续上涨,各国的态度与政策取向尤为引人关注。”肖远企写道。
肖远企表示,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是饮鸩止渴。通货膨胀可能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提振经济、降低失业。但长期来看,在“货币中性”影响下,超额货币投放的唯一结果只会是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产出增长不会受到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此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对于通货膨胀的感知极不明显
肖远企认为,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高通胀的原因有很多,直接原因来自供给侧方面,如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等特殊因素造成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不畅,以及、大宗商品供应受阻等。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两次应对期间,政府赤字和货币供应大幅增加所致。
“此前数十年时间内,主要发达经济体对于通货膨胀的感知极不明显,甚至认为通货膨胀已经从经济生活中彻底消失。但近一年多以来,随着物价水平迅速抬升,情况出现巨大扭转,通货膨胀成为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肖远企表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同收入人群的敏感性差别;二是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变化;三是资产价格因素的影响。
肖远企表示,居民收入增加,直接用于消费支出的资金比重日益下降,用于投资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CPI篮子里权重占比较大的商品,资产等日常消费之外的价格也日益影响着居民的购买意愿、支付能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长达十多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下,主要发达经济体资产价格普遍上涨,资本市场和房地产价格涨幅远超生活必需品。
“相关财富效应深刻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提高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容忍度。”肖远企表示,但是,随着过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调整。截至2022年6月末,美国三大股指分别较高点跌去15%、21%和30%,法国、德国和日本股指下跌17%、20%和8%,美国和欧元区的房地产价格季度环比增幅分别从5.5%和3.2%放缓至3.6%和1.7%。居民账面财富的缩水,也使更多民众对通货膨胀更加敏感。
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是饮鸩止渴
肖远企表示,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是饮鸩止渴。通货膨胀可能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提振经济、降低失业。但长期来看,在“货币中性”影响下,超额货币投放的唯一结果只会是物价水平的上升,实际产出增长不会受到影响。宏观经济决策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肖远企表示,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不利于扩大社会再生产,会阻碍转型升级和结构性改革,从长期来看不可持续。
高通货膨胀意味着社会整体物价水平大幅上涨,在此过程中,原材料上涨幅度通常高于终端产品。肖远企举例,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PPI月度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1%、10.8%、11.3%,高于同期CPI 8.3%、8.6%、9.1%的增幅。
“微观层面,生产者利润被不断挤压,扩大再生产的动力减弱,不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宏观层面,这导致产业结构转移甚至产业空心化,最终可能出现产业失衡和经济增速下降。”肖远企表示。
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会阻碍转型升级和结构性改革。肖远企认为,过度货币投放形成的经济繁荣本质上是虚假繁荣,突出表现为名义资产价格的虚高。事实上,如果过于依赖这种虚假繁荣,经济增长的内在推动力,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可能会显著放缓。虚假繁荣反而抑制了经济社会进步的动力。
据统计,美国、德国、英国以索洛剩余形式衡量的全要素生产率增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10年,较危机前10年分别降低了6.5个、2.2个和13.6个百分点。肖远企表示,这说明虽然通过实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主要发达经济体表面上走出了危机阴霾,但实体经济受到的损伤和扭曲,并没有得到有效修复。
靠通货膨胀刺激经济从长期来看不可持续。肖远企认为,短期内注入大量流动性,虽然有可能暂时拉动经济增速,但会导致物价上涨,市场主体杠杆率也会随着宽松金融条件“水涨船高”,蕴含极大的潜在风险。
“债务规模不能无限扩大,一旦政策出现扰动甚至转向,就可能面临‘明斯基时刻’。”他写道,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长前景趋弱,但为抵抗通胀不得不采取紧缩性政策。长期宽松环境助长的高债务,已成为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新兴市场也不能幸免。文章显示,据统计,截至7月上旬,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年内贬值幅度平均达5.24%,外债总额是外汇储备的2.6倍,达到近年来的高位。斯里兰卡政府已由于“资不抵债”宣布破产,孟加拉国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紧急贷款支持,阿根廷和土耳其年内汇率贬值幅度分别达23.3%和16.5%。
- ·把握趋势挖掘潜力 机构投资者与优质公司共成长 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
- ·邦达亚洲:美联储官员发表加息言论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
- ·更加跌宕起伏?2023年车市走向如何?市场研判→
- ·限购取消满月,佛山楼市回暖,新房成交上涨超40%
-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建设银行被罚133万元
- ·券商板块遭遇“飞来横祸”
- ·优先保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防疫物资充足配备
- ·专属养老保险2022年收益出炉,进取账户结算利率最高达5.7%
- ·高瓴系“清仓式”抛售良品铺子,谁在进场?
- ·是民营企业的银行,还是股东的提款机?民生银行:困于股权纷争,资产扩张停滞,盈利持续下滑
- ·2022年全球移动游戏开支1100亿美元 同比下滑5%
- ·老年人和特殊人群冬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指南
- ·中国人寿集团:坚决彻底肃清王滨流毒和恶劣影响
- ·春节前夕舍得酒业千元级单品“舍不得”未见踪迹, 此前曾因名字被投资者苦劝别推出
-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降至6.42% 为三周来首次下降
-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日召开
- ·财政部等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自2022年12月1日起执行
- ·英国《经济学人》:推迟人口普查对印度意味着什么
- ·小马智行宣布乘用车智能驾驶三大产品线 已开始量产交付
- ·IPO低级失误!多个首轮问询未回复,招股书修订多达20项
- ·RCEP红利持续释放 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 ·东方中科子公司万里红与华为签署合作协议 共推OpenHarmony生态
- ·经济复苏预期增强 人民币中间价调升647基点
- ·春节前夕舍得酒业千元级单品“舍不得”未见踪迹, 此前曾因名字被投资者苦劝别推出
- ·腾讯控股:回购107万股,共耗资约3.51亿港元
- ·摩根大通在1月5日增持约4047万股美团 持股比例上升至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