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IPO,港股放闸了
炒股就看,房企权威,港股放专业,房企及时,港股放全面,房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港股放
文/乐居财经 魏薇
沉寂将近两年时间,房企港股房地产板块终于迎来了一位新成员。港股放
3月3日早间,房企嘉创地产发布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通告。港股放预期股份将于2023年3月23日上午九时正开始在联交所买卖。房企股份将以每手2000股股份买卖。港股放股份的房企股份代号为2421。
嘉创地产从事房地产仅7年时间,港股放其背后站着的房企是上市超25年的上市企业“嘉利国际(01050.HK)”,前者为后者的旗下附属公司,二者背后的实控人是港商何焯辉。
利好消息刺激之下,嘉利国际股价上涨。截至午间收盘,嘉利国际每股报1.49港元,涨幅6.43%。
此前,嘉创地产曾于2022年的3月31日和11月25日两次递表。第二次递表,嘉创地产选了一个好时机,当时恰逢“第二支箭”落地,“金融十六条”政策出台,各大银行开闸放出万亿元资金救市等多重利好入市。
近两年来,楼市持续低迷,房企赴港IPO的进程也近乎停滞。在嘉创之前,成功在港上市的是三巽集团,2021年7月19日,三巽成功赴港上市。四次递表,耗时两年,三巽的上市历程颇为艰难。但刚走上巅峰的三巽却遇上了行业下行期,几乎没尝到资本市场的甜头,上市后甚至连一笔债券都未发行。
嘉创地产选择了一条“捷径”,其此次以介绍方式分拆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该上市方式的好处是,拟上市公司已有一定数量的公众投资者,且不涉及集资,港交所在审批上市的过程会比较快,审批口径也较为宽松。
据了解,嘉利国际董事会向合资格股东宣派的中期股息,将以分派方式支付。根据分派,嘉利国际股东每持有四股股份将有权获发一股股份。紧随上市完成后,嘉创地产已发行股份数量将为505,864,800股。
上市前景几何?
嘉创地产主攻精品住宅物业,旗下仅有7个项目,其中包括5个已完成项目,一个持作未来发展项目及一个持作投资项目。这样的规模,甚至比不上规模房企一个大型项目的体量,堪称“蚊型房企”。
其主要在大湾区的东莞、惠州及佛山开发住宅市场及销售住宅物业。但按合约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计,嘉创地产于2021 年在其“大本营市场”东莞及惠州的市场占有率不足1%。
在嘉利国际的业务版图中,地产并非主要板块。2015年嘉利国际才正式涉足房地产,也就是嘉创地产的前身。
嘉利国际董事认为,公司策略是集中资源支持该等核心业务分部的扩展及巩固,而分拆为嘉创地产创造独立集资平台,以发展其于中国的房地产业务,而毋须与嘉利国际集团其他业务分部竞争资本资源。
IPO前,嘉创地产的控股股东为嘉利国际,持股100%。分拆完成后,嘉创地产不再是嘉利国际的附属公司,股份将由何焯辉的家族(包括何焯辉、何宝珠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何伟汗,及何焯辉的兄弟何卓明)、公司董事何文忠、姚月凤、蔡玮轩、黄浩钧、Tang Sing Yip、胡春娴、张文丰,以及公众股东持有。
目前来看,港股房地产指数一直落后于大市,估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嘉创上市之后面临的处境也同样不容乐观,融资难度大、业绩增长压力等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以三巽为例,上市一年半时间,三巽的股价已经从5.88港元的高点跌至仙股行列,在每股0.2港元左右徘徊,当前的市值仅剩下约1.31亿港元。
上市暂停键
据乐居财经《地产K线》统计,目前共有12家已递表但未上市的房企,包括奥山控股、海伦堡、实地地产等。
其中不少房企已经二次甚至三次递表,万创国际更是先后四次递表,最后均以失效告终。在万创国际第四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后显示被拒,业内人士分析称,若一家企业的上市申请被港交所拒绝,三年内不可以再递交申请。
在2020年和2021年,面临着规模、负债困局的房企们扎堆IPO。在此期间,上坤地产、大唐地产、领地控股等中小型房企成功上市。而在至暗的2022年,房企们已不再主动更新招股书,除了嘉创地产、中亿基业二次递表外,未有房企向港交所递表。
当下,在行业危机之下,部分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正面临着退市摘牌风险,融创中国、中国恒大、世茂、佳兆业、中国奥园、当代置业等房企自去年3月开始均已停牌。
根据港交所规定,对于在港主板上市的公司,如果连续停牌18个月,港交所有权对其进行除牌退市处理。不甘躺平的房企们,仍在为复牌而努力着。
- ·保险“金选服务”怎么选?年轻客群不再关注险企知名度,更看重产品性价比
- ·昆仑能源发布昆仑燃气前三季度业绩 净利润34.89亿元同比增长22%
- ·梨泰院酿踩踏悲剧,揭秘心脏骤停“急救神器”AED:每台2万元起,普及率低
- ·八成以上疫苗企业三季报下滑 为何这两家逆势增长
- ·风口到浪尖 增额终身寿险何去何从
- ·正式开闸!单日成交额781.1亿元
- ·美媒:马斯克正式接管推特,计划最早本周末起在全公司范围裁员
- ·广州农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30.68亿元
- ·Q3净亏损收窄,快手终于要盈利了吗?
- ·国家药监局:第一款国产多焦点人工晶状体获批上市
- ·中国人民银行今日开展央行票据互换操作
- ·国务院金融工作报告: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 ·传言欧盟对俄罗斯原油限价高于预期,油市供应就此无虑了?
- ·山东优化升级“创新券”使用管理 激励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
- ·中金:中期市场机遇大于风险 对后续市场环境不必过于悲观
- ·日本10月干预汇市所用资金创纪录 但只砸出一些水花
- ·中美防长举行会谈,国防部发言人:发展两军关系基本前提是美方须信守承诺
- ·下周“果链”龙头解禁超130亿元!格力电器等定增股东合计浮盈超50亿元
- ·西部策略:布局估值切换行情的窗口正在打开 大级别底部或已经渐行渐近
- ·罗斯百货将新开40家门店
- ·逾930家公司被公募调研!顶流基金经理各有“心头好”
- ·5家上市寿险公司前三季度保费微增0.4% 代理人流失仍未见底但降幅收窄 行业由规模扩张步入效率提升周期
- ·惠民保发展红利“催熟”医保三方管理公司,思派健康、圆心科技争相递表港交所
- ·“首个元宇宙喜剧节目”即将亮相!争议中扎克伯格仍坚持加大元宇宙投资
- ·回复关注函 国立科技又出信披疑点
- ·外媒综述:中期选举或加剧美国政治极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