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重磅!这100人,掌管超40000亿 正文
时间:2025-07-08 18:30: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伴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报披露完毕,固收投资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领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排名揭晓。数据显示,与权益投资江湖类似,固收投资领域也呈现出较强的头部效应,管理规模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张燕北
伴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二季报披露完毕,重磅固收投资(不包括货币市场基金)领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排名揭晓。人掌
数据显示,管超与权益投资江湖类似,重磅固收投资领域也呈现出较强的人掌头部效应,管理规模排名前100的管超基金经理管理着超4万亿体量的资金。管理规模最多的重磅基金经理,其管理规模超1000亿,人掌还有三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在“900亿”期间,管超此外还有26人的重磅管理规模超过500亿。
细分到日前热门的人掌固收+领域,10位固收+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500亿,管超部分知名基金经理彰显了强大的重磅市场影响力。然而值得一提的人掌是,“固收+”基金中,管超2022年以来固收部分出现负收益的比比皆是,安全垫资产不再安全。这类受到基金公司集中布局的产品管理难度并不小,对基金经理资产配置、产品定位、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均提出较高要求。
固收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最高超千亿
固收领域江湖争斗的复杂程度一点也不弱于权益投资,也是上演“吨位决定地位”的格局。除开货币市场基金之外的固收领域,有27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500亿,其中管理规模最多的超千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25日,取2022年4月1日之后披露的各基金经理在管公募基金的最新规模统计,其中纳入统计的固收基金包括偏债混合型、债券型(含指数)、QDII偏债混合型、QDII债券型基金,以此为标准选出管理规模前100名基金经理,这些基金经理合计管理管理资金4.37万亿(含重复计算,下同)。
具体来看,易方达胡剑以管理10只基金规模合计1091.42亿位列行业首位,管理规模较今年一季度末的1266.12亿元减少174.7亿元。胡剑2006年7月就加入易方达基金,现任易方达基金副总经理级、固定收益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从行业风评来看,他擅长大类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
而余亮、易方达基金王晓晨和张清华位居“第二梯队”,管理规模均在“900亿”区间,分别为836.49亿元、918.64亿元、904.4亿元。此外。汇添富杨靖、工银瑞信陈桂都、博时基金黄海峰、招商基金马龙、富国黄纪亮、天弘基金姜晓丽等,最新管理规模也都超过700亿。
基金公司来看,这些百强基金经理主要分布在招商基金、鹏华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富国基金、天弘基金等固收实力强劲的基金公司。
10位固收+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500亿
用债券打底、辅以权益资产进行收益增强的 “固收+”产品,近两年作为市场热门品种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固收+基金经理热度也逐渐上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固收+基金江湖中,哪些基金经理占据了管理规模的头部位置?
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7月25日,取2022年4月1日之后披露的各基金经理在管公募基金的最新规模统计,管理规模前100榜单的固收+基金经理(固收+基金含偏债混合型、混合债券型二级和可转债基金)合计管理管理资金2.05万亿。
其中,管理100亿资金的固收+类基金经理(固收+基金含偏债混合型、混合债券型二级和可转债基金)为63位。目前管理规模超300亿的固收+基金经理达到21位,合计管理规模已超过1.05万亿,占今年固收+基金最新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整体而言,有10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其中易方达张清华以管理6只基金规模合计904.4亿位列行业首位,管理规模较今年一季度末的1028.43亿元减少124.03亿元。张清华现任易方达固定收益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在业内声名远播。他是物理学硕士,2010年加入易方达,认为固收+”本质上来说是通过多资产配比,平衡单一资产的波动。
天弘基金姜晓丽管理规模达到722.69亿元,较今年一季度末末781.94亿元的总规模也有一定缩水,目前位居第二。景顺长城基金李怡文、易方达基金胡剑管理规模分别为699.08亿、678.99亿。
景顺长城基金董晗和易方达基金张雅君的管理规模均超过600亿。此外,天弘基金张寓、招商王垠、招商余芽芳、易方达林虎等4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也超过500亿。
从基金公司来看,这些三百亿级别以上的固收+基金经理主要分布在招商、易方达、天弘、景顺长城、广发等固收实力强劲、权益实力居前的基金公司。
“固收+”业绩分化
公募资产配置能力待考
2022年以来,市场波动很大,之前表现很好的固收+基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撤,让投资者出现了损失,一些固收+产品甚至被称作固收-。
业内认为,“固收+”基金承接了资产管理行业的新趋势和新需求,迎来了较好发展机遇,但不能忘记“固收+”产品通过风险资产去增强收益,给投资者赚取绝对回报的初心。
二季度,“固收+”基金整体保持稳定。根据刚刚披露的基金二季报,全市场1132只“固收+”基金管理总规模接近1.8万亿元,上半年新成立“固收+”基金157只。而在2021年,“固收+”产品迎来大爆发,全市场“固收+”基金的管理规模达1.9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近40%。
伴随着固收+基金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加,固收+基金经理也在扩容。尤其在超九成的“固收+”取得正收益的2021年,多位此前专攻债券的基金经理也转战固收+领域,投资起了权益市场。
然而2022年伴随着股市的调整,固收+基金经历不小回撤。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固收+”基金上半年未能维持绝对收益,所有分类均为负值。
另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25日,全市场“固收+”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为-1.52%,其中表现最好的产品年内收益8.87%,但同时也有15只基金年内跌幅超10%,最差的几只基金年内跌幅接近20%,堪比权益类基金。
再从对于“固收+”至关重要的回撤控制来看,截至7月25日,全市场“固收+”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最大回撤为5.8%,其中有上百只只产品的最大回撤超10%,个别产品的最大回撤甚至超30%。
业内表示现状是多重因素合力触发的。其一,2022年是稳增长大年,叠加全球通胀,外围加息,中美利差等因素制约,债券市场开年以来略偏熊。二是对于固收部分来说,低利率时代已然来临,因此转债成了固收从业者博取弹性和收益的较好抓手。而转债是把双刃剑,过去三年系统性的行情一定程度也是转债和“固收+”互相成就的结果,但今年转债跟随权益市场大幅回撤,成了固收部分负收益的主要来源。
目前,虽然权益市场有所好转,但震荡仍是A股市场近期主基调,在这种背景下,“固收+”策略基金仍然是基金公司争相布局的赛道。
谈及固收+基金经理需要具备的素质,华富基金总经理助理、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直言,首先是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固收+”是债券资产与股票、转债、股指期货等风险资产的组合,十分考验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这不仅仅是资产类别的选择,还需要考虑结构方面的问题。对于大类资产配置的精准把握是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此外,固收+基金经理还需要具备控制回撤和波动的能力。我们主要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手段和对仓位的灵活把控来控制组合回撤,从而追求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绝对收益型产品的择时,在管理人不在投资人,考验基金经理如何运用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寻找胜率与赔率双高的投资机会。” 尹培俊表示。
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固收+”策略中也对应不同风险类型,权益投资比例高低不尽相同,波动的特点也有差异,投资者可以多多了解、做好区分。
编辑:乔伊
维持不变!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告2025-07-08 18:23
他们要拿出6千亿美元,只为搞出这个对付中国的项目!2025-07-08 18:12
深夜利好,A股再迎活水!沪深港交易所同时公告,首批名单来了!2025-07-08 18:02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选举产生第三届理事会2025-07-08 17:48
个人养老金时代来临 公募基金全面“备战”2025-07-08 17:27
释放拍摄动力 富士全新高速旗舰X-H2S套装上市2025-07-08 17:06
北京:培育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集群2025-07-08 16:13
股海导航 6月27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2025-07-08 16:06
英国防部赠在英受训乌新兵印\2025-07-08 16:05
全新组合首战告捷,中国跳水队惊险拿下世锦赛首金2025-07-08 15:46
中银协发布2022年度银行业发展报告:商业银行改革转型新动能不断积聚2025-07-08 18:03
“滚隔夜”热度不减 债市齐呼“降杠杆”2025-07-08 17:52
全面注册制时机已成熟 券商投行业务有望爆发2025-07-08 17:19
北京: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 落实场馆赛后利用计划2025-07-08 17:00
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沙雁总经理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的主题演讲2025-07-08 16:50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2025-07-08 16:43
6月以来上海港集装箱日均吞吐量恢复至去年同期95%以上2025-07-08 16:23
关晓彤代言奶茶店多次因特许经营被诉?明星餐饮问题频现2025-07-08 16:03
通宝能源逆转前三季净利劲增82倍 重资产行业资产负债率低至33%2025-07-08 16:01
高盛:重申百威亚太买入评级 目标价28港元2025-07-08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