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11周连涨,稳供应调控下生猪价格走势引关注
转自:贝壳财经
生猪价格连续11个月冲高后,结束自11月份起开始回落。周连涨稳猪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供应格走关注11月份第一周,调控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26.87元/公斤,下生周环比下降2.9%。势引据行业专家掌握的结束数据,11月以来生猪价格已连续两周回落。周连涨稳猪在养殖论坛里,供应格走关注生猪价格走势成为养殖户关注焦点。调控
今年以来,下生国内生猪价格经历先跌后涨的势引过程,自三季度起行业整体扭亏。结束不过,周连涨稳猪受二次育肥和压栏惜售等影响,供应格走关注生猪价格至10月末进入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国家发改委为此宣布投放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以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
业内分析认为,在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作用下,随着标猪供给增加、二次育肥放量,生猪价格自11月份起震荡回落,但降幅有限,后续仍会处在较好水平。此外,今年三季度生猪价格反弹,有利于平抑明年的价格波动。
“11周连涨”终结
“今天终于出猪了,均重298斤,三日前谈的13.2元/斤,经过了两日跌,(收猪)老板也没给落价。”11月9日,河南西平一名养殖户在某养猪论坛里发布一条“出猪”帖,其他养殖户在下方留言“价格美丽”,“现在这价算高的了”。
与今年10月份的行情相比,生猪价格自11月起开启下行模式。农业农村部对全国500个县集贸市场和采集点的监测数据显示,11月份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46.78元/公斤,比前一周变动-0.4%,同比变动88.9%;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26.87元/公斤,比前一周变动-2.9%,同比变动67.1%。全国猪肉平均价格为41.60元/公斤,与前一周持平,同比变动60.5%。除新疆外,福建、上海、广东、北京、天津等29个省份生猪价格下调。
就“批发价格200指数”而言,11月7日-1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连降5日,从11月1日的35.43元/公斤下降到11月11日的33.64元/公斤。另据猪易数据网监测,2022年11月5日-11月11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25.01元/公斤,较上周下跌3.21%。
在上述养猪论坛里,关于猪价走向的话题受到养殖户关注。有养殖户认为,“12月10日之前涨不起来,今年也就这样了。现有猪价也能赚不少,如大多数人全部赌年猪,反而会引起积压,一窝蜂地出栏也难有涨价。”还有养殖户认为,“最近猪价高速下行,也是停止下行的前兆,很快就会止下而上。每年11月下旬都会开启上涨通道,希望之路就在眼前。”
“11月到现在,生猪价格已经连续两周回落,第一周环比回落2.9%,第二周环比下跌2.3%,从10月第四周27.66元/公斤的最高点跌到11月第二周的26.24元/公斤。从日价来看,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已较10月底下跌4元/公斤-5元/公斤。”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掌握的数据,生猪价格在进入11月前已连续上涨11周,头均盈利水平达到1000元以上。按照最新价格,头均盈利下降了一两百元,但仍维持在800元-1000元左右。
出栏积极性提升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先跌后涨的过程。6月初,全国平均猪粮比价回升至5.59:1,脱离过度下跌及预警区间,大部分养猪企业二季度亏损大幅缩窄,9月份实现盈亏平衡或略有盈利,至10月末已实现单季扭亏或前三季度盈利。
9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10月14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生猪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进行研判,认为生猪价格明显上涨的重要原因是部分养殖户为博弈后市行情,出现非理性的过度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减少了市场供应量。
据国家发改委11月1日消息,近日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不过据国家发改委监测,10月24日-28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9.66:1,仍高于猪肉储备调节预案确定的9:1合理区间上限(按当前玉米价格每公斤2.9元折算,对应生猪价格合理区间上限为每公斤26元);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超过40%,仍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进一步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国家将投放今年第7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朱增勇分析称,尽管下半年生猪存栏持续增加,尤其是6月以来仔猪供给量持续增加,但由于压栏和二次育肥导致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存在供给后置,一定程度上导致此前两个月出现猪价超涨情况。生猪价格自11月起回调,主要原因是标猪供给呈环比增加趋势,二次育肥也开始放量。
“现在二次育肥现象已较前期下降不少。明年过年早,现在买猪进行二次育肥,1月上旬可能就要卖掉,因为屠宰厂在年前一两周屠宰量将陆续下降。此外,由于南方目前气候较暖,加之前段时间猪肉价格较高,导致传统腌腊启动较晚,市场需求减少,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猪价。”朱增勇说。
生猪预警网钱涛分析认为,10月中旬以后猪肉价格进入一级预警区间,市场稳价保供压力陡增,但同时国家调控力度也有所加大。国家一方面加大储备猪肉调节作用,同时督促上市猪企和规模化企业加大出栏量,随后龙头猪企带头放量且表示不再出售二次育肥给养殖户。随着一系列稳价措施的落实,生猪价格开始冲高回落,而且养殖端认价出栏的积极性提升,甚至部分养殖户出现恐慌抛售行为。供给增加叠加需求不利,导致生猪价格持续回落。
曾在10月24日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前期公司存在一小部分客户购买育肥商品猪进行二次育肥,为稳定市场供给,牧原调整了销售规定,停止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生猪。也在近期答复投资者称,其出栏肉猪头均重稳定在240斤左右,大多直接卖给屠宰场,流入二次育肥市场的情况较少。“公司将坚持支持发改委等监管部门的要求和指导,稳定出栏节奏,配合做好猪肉保供工作。”
猪企谨慎扩张产能
对于生猪价格后续走势,行业内说法不一。
有养殖户认为,等到12月中旬,随着疫情好转,叠加元旦、春节等季节性刚需的恢复,生猪价格将回暖。还有散户建议,一旦消费恢复,不怕没好价,“有序出栏,够大就卖,勿压栏”。
钱涛分析称,四季度有南方腌制腊肉和北方杀年猪行情,是猪肉需求最旺盛的阶段,但也是供给最旺盛的阶段,“可以说越是距年底近,产能释放得越明显,而相比10月份来说,目前产能释放确实已经开始了。”
“我认为后期生猪价格总体是向下趋势,但由于进入消费旺季,不会下跌太多,猪价仍可以处于较好水平。”朱增勇分析认为,今年三季度生猪价格快速反弹,有助于保障明年生猪生产稳定,平抑明年的价格波动。今年5月份起,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增加,正好应对明年下半年消费增加的需求,届时生猪供给会相对充裕,生猪价格可能会呈现窄幅震荡的走势。
从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来看,截至三季度末,牧原股份能繁母猪数量为259.8万头,较二季度末有所增长,公司预计四季度能繁母猪数量将保持增长,且增速不会低于三季度。温氏股份近期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截至9月末,公司高质量能繁母猪已增加至134万头,后备母猪充足,正按照前期制定的年底140万头能繁母猪的目标落实。
此外,随着猪价回暖,现金流持续改善,牧原股份对部分养殖项目复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建养殖产能在600万头左右,预计年底养殖产能将达到7500万头。11.4亿元定增方案也于近期获准通过,主要用于生猪养殖场建设。近期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2022年生猪出栏目标是1400万头,2023年规划1850万头,未来希望出栏量在3000万头。
尽管部分生猪养殖企业恢复了猪场建设,但对产能扩张仍持谨慎态度。牧原股份答复投资者称,今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支付前期已完工工程款项,基本不涉及新增产能建设。新希望也称,不再急需大规模扩张,“第一,母猪和肥猪目前都有在建产能,未来要利用起来;第二,公司150万头能繁母猪体量非常大,希望在这个体量上夯实成本、团队和组织能力。”
对于明年猪价走势,温氏股份认为,猪价涨跌和行业周期位置较难精确判断。总体来看,明年全年肉猪均价要好于今年。因信息不对称和数据不完全等影响,市场各方参与者生产经营决策存在差异。中小养殖户对猪价较为敏感,生产经营决策受猪价波动影响较大。温氏整体生产经营决策的原则是提高生产成绩、降低生产成本、稳步增加出栏量,不会因为价格涨跌来大幅调整出栏量,尽量做到均衡稳定出栏。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铁
- ·戈尔巴乔夫去世,古特雷斯哀悼:他曾改变历史进程
- ·百利达集团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57.4万港元同比增加669%
- ·《中国金融》|国际上对问题金融机构早期纠正、接管和处置有具体而明确的时限要求
- ·大商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
- ·东方财富、同花顺、通达信等炒股APP突现异常 技术投入亟待加码
- ·币圈再度上演惊魂一夜!币安放弃收购FTX:“窟窿太大”填不上
- ·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周期3年
- ·金联创:零售价下调如期兑现 国内汽柴油价格承压走低
- ·快讯:恒生指数跌幅扩大至2% 李宁跌5%领跌蓝筹
- ·《中国金融》|董化杰: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成效显著
- ·百果园赴港上市获批,官方回应近期将重新递表
- ·拜登庆祝八十大寿 但七成选民嫌弃他“太老了”
- ·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第二支箭”再发力
- ·金控公司 股权划转稳步推进
- ·机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4%
- ·机构报告:百城房价连续两月环比下跌
- ·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迎修订 固定费率制调整为风险导向费率制
- ·市值蒸发2万亿美元 加密货币会崩盘吗?大空头查诺斯:清算将至
- ·广发股指期货日评:国内10月CPI和PPI继续降温,股市情绪转弱小幅收跌
- ·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发挥绿色交易所功能,积极服务能源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卷王”卷不动了?消费电子市场疲软,TWS耳机芯片巨头瞄准智能穿戴,布局健康赛道
- ·乌镇速递丨张勇:阿里巴巴会始终扎根实体经济,坚定加强核心技术投入
- ·头部酒企“攻城略地”:华润并购五粮液扩产,小酒企怎么办?
- ·美联储“鹰”声不断 多位官员重申:遏制通胀仍是首要任务
- ·“智慧医保”带来的美好服务体验 正“加速飞入百姓家”
- ·湖北银保监局局长刘学生: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便利性、精准性显著增强
- ·证监会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会 易纲作宣讲报告 易会满主持
- ·嘉联支付牌照被中止续展 新国都:相关业务可正常开展
- ·吉辉控股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238.01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加294.82%
- ·国民养老保险已通过首批个人养老金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验收
- ·从人工智能到数字孪生,从赋能实体到探索元宇宙 “乌镇之约”:畅想数字未来新图景
- ·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碧桂园杨惠妍财富跌幅最大,从278亿美元跌至49.1亿美元
- ·花8万找论文代写却被“放鸽子”,男子把公司告上法庭!
- ·特定养老储蓄 正式启动试点
- ·苹果聘请Facebook前高管为下一任信息主管